4月26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發布會,介紹《中國打擊侵權假冒工作年度報告(2022)》相關情況。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最高人民法院、中宣部、海關總署相關負責同志出席發布會并回答記者提問。
《中國打擊侵權假冒工作年度報告(2022)》由國家質量強國建設協調推進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報告分析了2022年國際國內經濟形勢,從優化頂層設計、健全法律法規、強化行政執法、注重司法保護、實施多元治理、加強宣傳引導、深化國際合作7個方面全面闡述了2022年中國打擊侵權假冒工作的進展和成效。
發布會介紹,2022年,公安機關破獲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偽劣商品犯罪案件2.7萬起,檢察機關起訴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偽劣商品犯罪嫌疑人2.7萬人,審判機關審結各類一審知識產權案件219.4萬件,形成強大震懾。
發布會上,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審判庭庭長林廣海從平等保護中外權利人合法權益、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秩序、依法懲治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深化國際司法交流合作等方面介紹了人民法院加強涉外知識產權審判的相關情況。林廣海表示,人民法院堅持能動司法,遵守世貿組織規則,尊重國際營商環境,服務保障高水平對外開放,積極營造開放、公平、公正、非歧視的科技發展環境和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
2022年,全國法院審結涉外知識產權一審案件近9000件,審結一審知識產權刑事案件5000多件,依法懲處涉及侵犯中外權利人商標權、著作權、商業秘密等知識產權犯罪。最高人民法院出臺反不正當競爭司法解釋,研究起草新的反壟斷民事司法解釋,并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發布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典型案例各10件。最高人民法院法官參與撰寫由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編寫并出版的《專利案件管理國際指引》,有力促進國際社會更多知識、司法方案等傳播交流。近年來,上海、福建、海南三地法院先后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仲裁與調解中心建立合作關系,為快速解決知識產權爭議提供便利。
在回答關于知識產權惡意訴訟的相關問題時,林廣海表示,人民法院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既嚴格保護知識產權,又確保公共利益和激勵創新兼得”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加強知識產權法治保障,既嚴格依法保護權利人的合法利益,又切實防范打擊濫用知識產權、惡意提起訴訟、干擾他人正常經營、牟取不當利益的行為。
在知識產權行政訴訟和民事訴訟中,人民法院規制在知識產權權利的取得和行使上的不誠信行為。在授權確權行政訴訟中,對惡意搶注等行為依法予以撤銷或者無效;在民事訴訟中,對于惡意取得權利而通過訴訟牟利的,依法駁回其訴訟請求。最高人民法院出臺司法解釋,明確規定在知識產權侵權訴訟中,被告以原告濫用權利為由請求賠償合理開支的,人民法院應予以支持。
“惡意訴訟包裹著知識產權的外衣,賊喊捉賊,花樣翻新,踐踏公平正義?!绷謴V海表示,人民法院將一如既往,高舉法治的利劍,堅持能動司法,積極加強與行政機關溝通協作,完善執法司法銜接機制,延伸審判職能,指導行業組織自律自治,共同織密知識產權法治這張大網,讓各類民事主體不敢、不能、不想以惡意訴訟“試法”。(記者 喬文心)